1.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反映。
2.意识形态“三个事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
4.意识形态“四个关乎”: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关乎人心向背。
5.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6.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什么?
文化自信。
7.“两个维护”是指:
是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8.“四个意识”指的是: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
10.“四个伟大”指的是?
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11.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
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2.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13.宣传思想工作重点抓好的“三个创新”:
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14.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
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15.思想舆论领域“三个地带”:
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
16.理论工作“四大平台”: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
17.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四个牢牢坚持”: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18.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四十八字职责使命: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
19.新闻舆论工作的“五个事关”:
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20.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四力”:
是指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1.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四有”“四艺”:
胸有大业,腹有诗书,肩有担当,术有专攻。四“艺”,就是大义、道义之“义”,坚毅、毅力之“毅”,友谊、情谊之“谊”,艺术、文艺之“艺”。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3.“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筑牢信仰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4.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什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治理四大核心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以强国为要务,以政府为先导,以法律与社会秩序为基础。
26.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原则: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27.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分工:
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党组)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设,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28.意识形态工作“六个方面主体责任”:
主要包括履行好把握正确方向导向的责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责任,加强网上舆论工作的责任,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责任,处理好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责任,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管理和党员干部管理的责任。
29.主要领导如何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应当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理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
30.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四方责任”指的是什么?
党委(党组):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承担全面领导责任。
党委(党组)书记: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当旗帜鲜明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带头批驳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
党委(党组)分管领导: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委(党组)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
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单位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
31.意识形态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一)坚持党管意识形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
(四)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
(五)坚持守正创新、正本清源;
(六)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32.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责: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33.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34.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35.宣传工作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5)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下面宣传为主;
(6)坚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
(7)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
(8)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36.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7.意识形态“四个同步”是指:
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38.意识形态阵地范畴:
各类新闻媒体,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网络传播平台,各类社科研究机构和思想文化类学会协会等社团,高等学校、中小学、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各类出版发行、文艺创作生产传播机构以及出版物、文艺作品,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各类演艺场所、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陈列馆、展览馆以及其他意识形态阵地。
39.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40.弘扬“三种文化”、加强“三史”“三主义”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41.新闻舆论工作的“两个坚持”: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
42.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目标是什么?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44.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
47.“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指什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0.“四个自信”是指什么?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1.“五大发展理念”是指什么?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指什么?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53.政治“三力”是指什么?
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54.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必须坚持的五个重大原则是什么?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55.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