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 正文

幽门螺杆菌,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来源:米亚亚(内镜检查治疗中心) 发布时间:2025-03-07 09:07 浏览次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细菌正悄悄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它就是幽门螺杆菌。这种革兰染色阴性螺旋状细菌,生存能力强,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强酸性胃部环境中生存的细菌。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由于共餐习惯,且公筷使用尚未普及,导致其感染率居高不下,约56%的人群被感染。儿童更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是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若父母均感染幽门螺杆菌,子女感染率可达69.34%,且儿童感染多发生在12岁前。

一、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有哪些症状?

1.上腹部不适、胃部饱胀感、隐痛、反酸、嗳气,有些感染者会有频繁的“早饱现象”。

2.口臭: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细菌产生的分泌物所带来的臭味会通过口腔散发出来。

3.消瘦、贫血:由于消化不良,人体的营养摄取出现问题,会出现消瘦,甚至如果怀疑感染幽门螺杆菌,该如何确诊呢?

二、如何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

检查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

侵入性方法:组织学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RUT)、Hp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非侵入性方法:尿素呼气试验(UBT,含C13和C14)、Hp粪便抗原(HpSA)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其中,UBT因准确性高、操作方便且不受Hp在胃内灶性分布限制,是患者易接受的方法。

符合以下3项之一,即可判断为Hp现症感染:胃黏膜组织RUT、组织切片染色或细菌培养中任一项阳性;13C或14C-UBT阳性;HpSA检测(经临床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阳性。血清Hp抗体检测阳性,提示曾经感染,若从未治疗,可视为现症感染。

三、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该如何治疗?

Hp胃炎属于感染性疾病,理论上所有Hp阳性者都应接受治疗。但鉴于我国约50%的感染率,全面筛查和治疗并不现实。现阶段,需遵循根除Hp指征,对获益较大的个体进行检测和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一人感染治疗后,仍可能被家人再次感染,因此一旦发现感染,全家都应进行Hp筛查,共同治疗。不过,14岁以下儿童不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根治治疗。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主要采用四联疗法,即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和铋剂,疗程14天。治疗期间切勿随意停药或延长疗程,以免导致杀菌失败或产生耐药性。停药1个月后需复查,服药期间检测结果多为假阴性,无参考价值。

四、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1.孩子是易感人群,要为孩子准备专用餐具,严禁口口喂食;

2.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应使用专属餐具,直至完全治愈;

3.就餐时务必使用公筷公勺;

4.定期对餐具进行高温煮沸消毒,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同时要确保饮用水烧开、肉类熟透;

5.少吃刺激性食物,坚持少食多餐,戒烟限酒,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做到细嚼慢咽;

6.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7.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洗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