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 正文

【青年医师讲堂】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进行时:针灸+埋线开启健康减脂新路径

来源:李媛媛(针灸科) 发布时间:2025-03-24 09:55 浏览次数:

李媛媛 针灸科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专业。陕西省第六届名老中医药专家杨志琴教授学术继承人,贾成文教授弟子。2019年在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调秘针法治疗肥胖内分泌系统疾病。2020年获得全国体重管理公益挑战赛团队一等奖。

擅长中药、针灸、针刀、埋线、脑针、穴位注射、关节腔注射等;运用中药联合针灸、埋线治疗肥胖症;代谢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呃逆、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面神经炎、脑血管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性关节炎等疼痛性疾病。

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进行时:针灸+埋线开启健康减脂新路径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起“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将体重管理提升至国家健康战略高度。在我国,超重人口已达5亿,成年人超重比例飙升至41%,55%的糖尿病过早死亡与肥胖紧密相关;50%的肥胖人群受非酒精性脂肪肝困扰,甚至面临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高血压风险激增300%,冠心病、心梗及中风风险是正常人的2.5倍。体重每增加1公斤,膝关节负重增加4公斤,骨关节炎发病率上升40%,致残风险极高;体重增加5公斤,腰围涨3厘米、脸部下垂0.3毫米,心脏负担加重1/3;增加10公斤,直接显老5岁。

减重,不再只是身材塑形需求,更是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的关键之举,面对减重难题,中医针灸+穴位埋线疗法作为科学减重的“绿色方案”,助力国民实现健康体重目标。

自我检测:判断超重与肥胖

1.体重指数(BMI)计算方法:BMI = 体重(千克)÷ 身高 ²(米²)。

18.5至23.9为正常,24至27.9为超重,28及以上为肥胖。

2.腰围(WC)男性腰围≥90 厘米,女性腰围≥85 厘米,被认为是中心性肥胖。

3.腰臀比(WHR)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5,可视为中心性肥胖。

4.体脂率男性体脂率在10% -20% 为正常,20% -25% 为超重,>25% 为肥胖;

女性体脂率在 18% -28% 为正常,28%-33% 为超重,>33% 以上为肥胖。

中医减重核心:针灸联合埋线的科学原理

1.调节代谢,激发“燃脂力”:针灸通过精准刺激穴位,调节神经 - 内分泌系统,抑制异常食欲,加速脂肪分解。穴位埋线则是将可吸收线体植入穴位,形成“长效针灸”效果,持续刺激穴位,有效提升基础代谢率,实现长期减脂。

2.多元治疗手段:除针灸与埋线外,还包括拔罐、耳穴、推拿、中药煎剂、中药代茶饮、中药脐贴、中药足浴等,调理身体机能,助力减重。

3.治疗操作疗程设计:埋线治疗每周1次,针灸+拔罐+耳针+推拿治疗每周2次,每月为一个疗程,由专业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营养均衡:吃对才能瘦

1.三大营养素合理配比:蛋白质占比25% - 30%,可选择鸡胸肉、鱼虾、豆类等,有助于保护肌肉;碳水化合物占比40% - 50%,优先选择燕麦、红薯等低热量粗粮;脂肪占比20% - 30%,如坚果、橄榄油、深海鱼,坚决避免反式脂肪。

2.进食技巧:每餐遵循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的顺序,既能稳定血糖,又能增强饱腹感,控制食量。

运动方案:有氧+力量双管齐下

1.有氧运动刷脂

选择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

2. 力量训练增肌

深蹲、硬拉、俯卧撑等复合动作,每周2-3次,提升肌肉量,躺着也能多燃脂。

3. 日常微习惯

爬楼梯代替电梯、饭后散步20分钟、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累积消耗不容小觑。

温馨提示

中医减重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具体治疗与运动、饮食方案需经专业评估,请勿自行操作,确保安全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