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觉得肠胃不太舒服,打算去做个胃肠镜,但是听说有时候会做活检,你了解这个吗?”
“胃肠镜活检其实没那么可怕,这里面门道还不少呢。”
“ 快给我讲讲,我心里实在没底。”
“ 行,那我就给你好好科普科普,让你心里有数 。”
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活检是一项常见检查。许多人对胃肠镜活检存在疑问和担忧,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1.什么是活检?
活检是一种病理学检查。在胃肠镜检查中,对于一些可疑的消化道病变,可以使用活检钳取一些病变的粘膜标本,然后对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测,以鉴别病变的性质,评估良性恶性,为胃肠镜的诊断提供病理依据。
2.哪些情况需要活检?
在胃肠镜检查中,若观察到明显的溃疡、糜烂或者肿块,一般都需要进行病理活检来明确具体情况。比如,判断溃疡究竟是良性还是恶性,确定肿块是息肉还是肿瘤,进一步区分息肉属于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评估胃肠黏膜的炎症程度,查看是否伴有肠上皮化生或者不典型增生,以及明确肠化和不典型增生的具体程度等。
3.取活检会不会很疼?
大家不必过于担忧疼痛问题。取活检时,医生会用活检钳夹取胃内黏膜用于病理化验,所夹取的组织仅有几毫米,创伤小,患者通常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而且创面也能很快修复。另外,有人会担心取活检是否意味着病情严重。实际上,像息肉、炎症、肠化、萎缩以及糜烂等一些良性问题,同样有可能需要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4.做胃肠镜活检后的注意事项
(1)适当休息与进食:检查后通常需休息2小时,这2小时内切勿进食。2小时后,可以选择进食一些流食或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牛奶、稀饭、面条等。
(2)饮食禁忌: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喝酒。
(3)活动限制:短时间内应避免剧烈运动。
(4)关注大便颜色:密切留意大便颜色的变化,一旦发现大便颜色发黑,或者呈现柏油样大便,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这有可能是存在活动性出血,需要及时到医院复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检查、排除病变并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