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 正文

别让“沉默的丙肝”悄悄危害健康!这些知识您要了解

来源:白艳艳(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 发布时间:2025-07-08 14:14 浏览次数: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不同性别、年龄、种族人群均对HCV易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9年全球有慢性HCV感染者5800万人,29万人死于HC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HCC,2019年全球新发感染者约150万人。根据Polaris Observatory HCV Collaborators发表的数据,2020年我国估计HCV感染者948.7万人。

我国常见HCV基因分型主要是1b和2a型。HCV主要经血液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2015年开始对抗-HCV阴性献血员筛查HCV RNA,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已很少发生。此时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经输血和血制品、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传播。

一、丙肝现阶段的主要传播途径

1.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修足、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静脉药瘾共用注射器和不安全注射是目前新发感染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2.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约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并不增加传播的危险性,HCV RNA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3.经性接触传播:与HCV感染者性接触和有多个性伴侣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特别是感染HIV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4.接受HCV阳性的器官移植,拥抱、打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二、丙肝暴露后如何处理

发生HCV意外暴露后,需要立即清洗消毒,并检测外周血抗-HCV和HCV RNA,如果均为阴性,则在1周后和2周后再次检测HCV RNA,如果HCV RNA仍然为阴性,基本可以排除感染;如果1周或2周后HCV RNA阳转,可以再过12周观察是否发生HCV自发清除,如果不能自发清除,HCV RNA仍然阳性,则应启动抗病毒治疗。

三、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性丙型肝炎疫苗可供使用。丙型肝炎的预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筛查及管理:对丙型肝炎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和体检机构可在体检人员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丙型肝炎检测纳入健康体检范畴。对静脉药瘾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劝其戒毒。对育龄期备孕妇女进行抗-HCV筛查,如抗-HCV阳性,则应检测HCV RNA,如果HCV RNA阳性,应尽快在治愈后再考虑怀孕。如妊娠期间发现丙型肝炎,可以考虑继续妊娠,分娩并停止哺乳后再进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2.严格筛选献血员: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通过检测血清抗-HCV和HCV RNA,严格筛选献血员。

3.预防医源性及破损皮肤黏膜传播,推行安全注射和标准预防,加强文身、文眉、修脚等行业使用的文身(眉)针具、修脚工具和用品卫生消毒管理,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对静脉药瘾人群推行注射器交换。

4.其他预防措施:预防性接触传播、预防母婴传播、积极治疗和管理感染者。

所有符合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因早期诊治,逆转肝纤维化,阻止或延缓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或HCC,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HCV传播。

感染性疾病科科室简介

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成立于2020年12月,科室设置:先后成立了杨震国医大师传承工作站,常占杰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和郝建梅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鲍建国名老中医工作室、齐晓霞名中医工作室、脾胃肝病门诊、脂肪肝门诊、乙肝临床治愈门诊、便秘与腹泻门诊、发热门诊及病房。中西医结合诊治胃痛(慢性胃炎/胃癌/胃溃疡)、胃痞(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呕吐、吐酸(胃食管反流病)、鼓胀(肝硬化腹水)、血症(消化道出血)、腹痛(胰腺炎/胆囊炎)、便秘、泄泻(炎症性肠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及各类感染性疾病、不明原因发热等。科室秉承“大医精诚 仁爱创新”的院训精神和“精诚团结 传承创新”的服务理念,采用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医塌渍+红外线穴位照射、隔物灸、拔罐、足浴、中药灌肠、埋线治疗、膏方调理等多元化治疗方法,为广大患者提供的优质医疗服务。先后成为中国肝炎基金会“爱肝一生"全程管理项目科室,陕北地区肝病/感染诊疗联盟专科,陕西省发热待查协作网成员科室,陕北丙型肝炎消除联盟单位,我院减肥与代谢手术MDT团队科室。曾荣获“延安市巾帼标兵”“青年文明号”和“抗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鲍建国名老中医工作室电话:0911-2183873

齐晓霞名中医工作室电话:0911-2184507

脾胃肝病科门诊、脂肪肝门诊、便秘与腹泻门诊电话:0911-2183790

住院部医办室电话:0911-2183709

住院部护士站电话:0911-2183710发热门诊:0911-218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