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 正文

国庆想出游?这份孕妈妈出行指南请收好!

来源:​程凌霄(产 科) 发布时间:2025-10-09 10:54 浏览次数:

十月一假期将至,想必不少孕妈妈已按捺不住心情,想趁着假期出门游玩,顺便放松心情、调节状态。但孕期身体特殊,出行时务必多留意细节、做好防护。以下这些注意事项,孕妈妈们一定要提前了解,才能让旅途既安心又愉快。

一、出行前准备

1.健康评估

出行前1-4周平时产检医院进行常规检查,确认外出游玩是否有禁忌症,确保外出游玩期间孕妈妈及小宝贝的稳定性。

2.明确孕周

孕早期(1-12周):此时胚胎处于发育关键期,孕妈易疲劳,加之孕吐症状明显,流产风险较高。建议避免长途旅行,以短途、低强度活动为主。

孕中期(13-28周):黄金期!此时期孕反减轻,胎儿稳定,适合4小时内短途旅行。注意:多胎妊娠、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具有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孕妇,原则上不建议旅行。

孕晚期(29周后):此时期孕妈妈孕肚明显、容易双下肢水肿、行动不便,易疲劳,且可能面临早产风险。(32周后多数航空公司禁飞)

二、交通工具及目的地选择

1.选择短途、路况平稳的目的地,避免高原、高温或偏远地区。

2.选择公共交通时避免高峰期出行,火车优先选卧铺,避免攀爬上下铺,飞机起飞降落时嚼口香糖缓解耳部不适(乘坐飞机买票前提前告知乘务人员,尽量选择靠前及靠近过道位置)。

3.建议每日行程不超过4小时车程,以自驾为宜,每1~2小时停车休息,避免连续赶路;避免久坐,多进行踝泵运动,适当起身活动腿部,预防静脉血栓;安检时主动告知工作人员怀孕状态,避免金属探测器接触腹部;系好安全带,腰带置于腹部下方,肩带斜跨胸部避开肚子。

三、游玩项目的选择

1.散步(公园、海边栈道人流量较少地方,每日30分钟,步速<60步/分钟),孕妈妈穿上舒服的平底鞋,在丈夫的陪同下散步,可以放松心情。

2.游泳(选择干净卫生的运动场所,避免人多的地方,避免运动过程中碰撞等情况)。游泳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身体的柔韧性,还可以增强体力。

3.孕妇瑜伽(简单拉伸动作,避免弯腰、跳跃)、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室内恒温、人流量适中)。

4.禁忌活动:禁止参与高空项目(过山车、蹦极)、潜水(水压可能影响胎儿)、长途徒步或登山、滑雪、过山车。避免在高温时段(11:00-15:00)外出。

5.运动过程中适当补充水分,可以帮助孕妇更好地恢复体力,减少对胎儿的伤害。建议选择白开水或者果汁,不建议喝功能饮料、碳酸饮料。

四、异常情况的应对

1.水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每晚用温水泡脚,睡觉时可抬高双腿下垫枕头,使双腿高于心脏平面。

2.胎动监测:每日固定时间数胎动(明天早中晚各取1小时数胎动,连续动算胎动1次,每小时胎动≥3次算正常),若胎动突然增多或减少,及时去附近医院就诊。

3.阴道出血或流液:立即平卧,呼叫120联系当地医院,就诊后告知产科医生孕周及旅行史。若出现腹痛,仔细数腹痛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

五、出行后的恢复

1.回家后立即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彻底清洁个人物品,更换清洁、宽松衣物。次日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宫缩、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及时产检。

2.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量。

3.旅行后建议进行一次常规检查,确保胎儿健康。

产科医生暖心提醒:

孕妈妈虽然不是病人,但要处处小心、仔细,家人需要时常陪伴左右。孕期旅行可以放松心情,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通过科学规划和细致准备,孕妈妈也能在假期享受轻松愉快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