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 正文

入秋“贴膘”有讲究:科学补营养不囤脂!

来源:胡兴芳(治未病科) 发布时间:2025-10-10 09:11 浏览次数:

秋季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气候与食欲变化易让人悄悄囤积“秋膘”,另一方面它也是为健康越冬夯实基础的关键窗口期。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治未病科体重管理门诊医生提醒有体重控制需求的朋友:抓住秋季黄金期做好科学管控,既能及时遏制脂肪堆积,更能为后续季节的身体状态打下坚实基础。

一、精准饮食管理:升级您的“秋膘”菜单

1.高蛋白质

策略:确保每一餐都有优质蛋白,它可以提供极高的饱腹感,并且身体消化蛋白质需要消耗更多热量(食物热效应)。

早餐:必须有鸡蛋、牛奶或豆浆。

午餐/晚餐:一份手掌心大小的瘦肉(鸡胸、鱼虾、瘦牛肉)或豆制品。

烹饪:用香草、香料(黑胡椒、花椒、姜葱蒜)来提味,减少高油、高盐的酱料(如红烧汁、沙拉酱、蛋黄酱)。

2.低碳水

策略:用高纤维、高营养的“优质碳水”替换“劣质碳水”,并严格控制总量。

“完美”置换:将白米饭、白面条换成糙米、藜麦、燕麦、玉米、红薯、山药。它们升糖慢,饱腹感强。

“隐形主食”要警惕:莲藕、南瓜、芋头、栗子口感粉糯,营养价值高,但淀粉含量也高,应当作主食的一部分来吃,而不是当作配菜。

3.高纤维

策略:用大量蔬菜填充胃容量,是控制总热量的“王牌技巧”。

餐盘法则:想象你的餐盘,一半被非淀粉类蔬菜填满(绿叶菜、西兰花、黄瓜、番茄等),四分之一是蛋白质,另外四分之一是优质主食。

吃饭顺序:尝试先喝汤→再吃蔬菜→然后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这个顺序能平稳血糖并增强饱腹感。

4.秋季“特色美食”:美味品尝与科学应对

大闸蟹:优质蛋白来源,但蟹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高,浅尝辄止,品尝一只即可。

月饼:典型的“热量炸弹”。解决方案是分享——将一个月饼切成4-8小块,与家人分食。或者选择无糖、低脂的月饼。

坚果:秋季坚果丰收,营养好但油脂高,绝对不能抱着袋子吃。每天可作为上下午的加餐,品尝一小把(约20-30克)。

二、利用季节优势,优化生活计划

1.拥抱黄金运动季

秋季天气凉爽,可以趁此机会建立或强化你的运动习惯。

建议: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慢跑、跳绳、游泳,每次30-45分钟)和2次力量训练(深蹲、俯卧撑、哑铃划船等),增加肌肉量是提高基础代谢、实现“易瘦体质”的根本。

2.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激素紊乱:瘦素(让你饱)减少,饥饿素(让你饿)增加。保证7-8小时的规律睡眠,是控制体重最简单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3.定期监测,及时调整

每周固定一天早晨空腹称体重、量腰围。这不是为了制造焦虑,而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如果体重有上升趋势,就回顾一下本周的饮食和运动,下周做出相应改变。

秋季减脂易受“秋膘”“秋乏”影响,这份聚焦“吃、喝、睡、动”的行动清单,帮你科学把控体重:

【吃】精准搭配,控量更营养:遵循“餐盘法则”合理分配食材半盘蔬菜,1/4蛋白,1/4粗粮,稳控热量同时兼顾营养均衡。

【喝】选对饮品,减少隐形热量:每日保证1500-2000ml饮水量,拒绝含糖饮料和油腻浓汤,避免额外热量摄入。

【睡】保证睡眠,助力代谢稳定:秋季易犯困,需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维持正常代谢水平。

【动】对抗秋乏,坚持适度运动:克服“不想动”的惰性,每周安排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激活身体代谢,避免脂肪堆积。

我院治未病科体重管理门诊聚焦肥胖型多囊、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单纯性肥胖症四大核心问题,以“改善代谢失衡、破解慢性肥胖困局”为核心,从根源入手调节代谢失衡、改善慢性肥胖状态,通过科学减脂方案重塑身体代谢机能,为有减重需求的人群提供专业、个性化的指导,助力健康体重管理。

预约就诊方式:

预约电话:0911-2184592

微信公众号预约:关注【延安市中医医院北医三院延安分院】微信服务号→移动服务平台→预约挂号→选择“治未病科”→选择相应时段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