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技术创新 理念先行】北医三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无植入”理念为患者带来“心”希望

来源:心血管内科 发布时间:2021-12-06 08:10 浏览次数:

1638749070621050229.jpg

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步提升,提及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映入脑海的就是放支架、冠脉搭桥。自1977年首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以来,冠脉介入迅速发展,从单纯球囊扩张到金属裸支架植入,再到药物涂层支架,药物球囊、生物可降解支架,新理念“介入无植入”也应运而生。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介入无植入”理念指导下,成功为多名患者开展了手术治疗。

病例回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崔国雄接诊了一位青年男性患者小刘(化名),小刘告诉崔大夫他已经胸部间断性疼痛一个星期了,而且近期越来越疼。经过详细查体并询问病史发现:小刘不吸烟、不喝酒,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也无家族心血管遗传疾病史,仅仅是体型偏胖,但因小刘症状发作较为典型,于是建议小刘入院进一步检查。

入院后,经过完善相关检查确诊小刘为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团队立即为小刘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造影提示前降支近段99%狭窄,余冠脉未见明显狭窄。心血管内科毛艳阳主任考虑到患者为青年男性,为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避免支架后的相关并发症,减少双抗药物应用时间,决定行药物球囊扩张术,必要时支架补救。经应用顺应性球囊、非顺应性球囊、切割球囊充分预处理后,行药物球囊扩张术,完成完全血运重建,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小刘在没有植入支架的情况下实现了有效的介入治疗,践行了“介入无植入”的理念,目前已顺利出院,恢复良好。

心血管内科主任毛艳阳介绍说:近年来随着全民生活条件的提升,心血管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并年轻化趋势。此次治疗的患者无明显心血管危险因素,但平时缺乏锻炼且体型偏胖,是导致患病的主要原因。

建议年轻人:

在日常生活中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避免暴饮暴食、通宵熬夜;

有心血管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不要心存侥幸、延误诊治;

年轻冠心病患者可尝试在“介入无植入”理念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以此减轻心理负担,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科普小贴士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目前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支架使用数量增加,支架内再狭窄、支架晚期贴壁不良、支架内血栓、支架脱载等并发症仍不能妥善解决。

“介入无植入”是医患的共同愿望,目前主要有药物球囊、生物可吸收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因材质厚、价格昂贵、双抗时间长等原因,在临床上应用较少。药物球囊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紫杉醇以球囊为载体,球囊扩张时迅速释放于冠脉内膜,进入局部组织,达到抑制斑块增生作用,远期效果等同于支架植入。目前主要用于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再分叉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急性心梗的病变等。

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秉承“大医精诚,仁爱创新”的院训精神,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关爱患者,细心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为全市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咨询电话:0911—2184509(医办室) 0911—2184512(护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