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北医三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骨科开展首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成功救治罕见椎管内布鲁菌脓肿患者

来源:骨 科 发布时间:2021-12-14 08:02 浏览次数:

1639439912045061750.jpg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骨科收到了患者毛某送给北京专家李彦教授和科室的锦旗,深深表达了患者及家属对北京专家及骨科团队的感激之情。

就医路上 一波三折

11月9日,一位55岁男性患者毛某,因为“颈痛2周,射频消融治疗后颈痛加重,左上肢肌力下降12天”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骨科就诊。

在此之前,毛某曾于10月29日在当地医院住院行“射频消融”治疗,随后当晚出现了颈项部疼痛症状加重,继续住院治疗效果不佳。

11月3日,毛某前往外院查颈椎增强核磁,提示颈椎管内占位,考虑血肿可能性大,住院后予以脱水、镇痛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回家。

11月6日出院后当晚,毛某疼痛再次加重,并且左上肢不能正常活动。听闻延安市中医医院有北京专家坐诊,于是前来寻求帮助,北京驻延骨科专家李彦教授接诊毛某后,建议入院治疗。

多次检验 明确病因

入院后,毛某仍然感到颈痛,左上肢无力,左臂上举困难。李彦教授根据毛某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经验,考虑毛某椎管内感染可能性大,但究竟是脓肿? 血肿? 还是血肿伴感染?需要完善相关检查,密切观察。

入院增强MR扫描:可见椎管内明显占位

11月17日,在毛某送检血培养的第四天,检验科副主任常静告知骨科团队:毛某血培养四天报阳,革兰染色和瑞氏染色显微镜镜检为革兰阴性细小杆菌、培养基上生长为沙滩样状菌落、手工生化反应都符合布鲁菌生长情况,经过初步鉴定考虑可疑布鲁菌生长。

因为布鲁菌为细小的革兰阴性杆菌,较难培养,容易漏检,最后经过二次血培养及疾控中心化验检查,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结合检验结果,骨科立即组织了包括北京驻延专家在内的大会诊,为毛某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当机立断 成功救治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毛某的治疗已经出现曙光时,毛某却突然出现小便困难,肢体麻木无力加重,肌力进行性下降,胸部以下皮肤麻木等情况,李彦教授果断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11月19日由李彦教授与张建华主任主刀,在全麻下为毛某实施了颈前路颈4椎体次全切除+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毛某肢体功能逐步恢复,小便恢复正常,脓肿经涂片及培养均证实为布鲁菌感染。经过积极抗布鲁菌等治疗,毛某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李彦教授介绍,椎管内脓肿以硬膜外脓肿多见,硬脊膜下与脊髓内脓肿极罕见。

椎管内脓肿感染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传播:

(1)血液及淋巴系传播;
(2)局部感染直接蔓延;
(3)异物或医源性因素造成细菌种植。

诊断上,除临床表现外,磁共振成像(MRI)与脊髓造影是诊断椎管内脓肿的有效手段。

而治疗上,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早诊断,在出现脊髓严重损害时及时手术清除病灶并椎管内减压以达到挽救脊髓功能的目的。本次治疗过程中,脊髓损害尚不严重时,有可能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一旦发现脊髓损害进行性恶化即可考虑开展减压手术。而这例患者没有寒战、高热等感染症状,又有射频消融治疗的侵入性操作,给诊断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和迷惑性,检验科的血培养结果在此例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科普小知识

一、什么是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二、布鲁菌病的病因

传染源: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

传播途径:①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②经消化道传染③经呼吸道传染。

易感人群:人类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菌间有交叉免疫,再次感染发者有2~7%,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

三、布鲁菌病的症状

潜伏期:7~60天,平均两周。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

急性期:80%起病缓慢,常出现前驱症状,其表现颇似重感冒。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少,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持续3~5天。10~27%患者急骤起病,以寒战高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痛为主要表现。

慢性期: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缺乏急性病史由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者逐渐变为慢性。慢性期症状多不明显,也有典型,呈多样表现。

四、布鲁菌病的检查

1.血象:白细胞半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分类可达60%以上。血沉在各期均增速。

2.细菌学检查:患者血液、骨髓、乳汁、子宫分泌物均可做细菌培养。急性期阳性率高,慢性期低。骨髓标本较血液标本阳性率高。

3.免疫学检查。

(1)血清凝集试验。

(2)补体结合试验。

(3)抗人球蛋白试验。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五、布鲁菌病的治疗

1.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①休息。急性期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除上厕所外,一般不宜下床活动;间歇期可在室内活动,也不宜过多。②饮食。应增加营养,给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给足够水分及电解质。③出汗要及时擦干,避免风吹。每日温水擦浴并更换衣裤一次。④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不退者也可用退热剂;中毒症状重、睾丸肿痛者可用皮质激素;关节痛严重者可用5~10%硫酸镁湿敷;头痛失眠者用阿斯匹林、苯巴比妥等。⑤医护人员应安慰患者,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树立信心。

2.抗菌治疗:急性期要以抗菌治疗为主。常用抗生素有链霉素、四环素族药物、磺胺类。通常采用:链霉素加四环素族药物或氯霉素。

3.菌苗疗法:适用于慢性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