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要着急,带好口罩不要扎堆,请按照一米线有序的排队,医生都在上班,会尽全力帮你们治疗。“凌晨12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内,急诊科的导诊人员操着沙哑的嗓音一边耐心的安抚着患者及家属的焦急等待情绪,一边协助急诊室接诊抢救……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疫情发生以来,急诊科作为高风险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不仅积极投身核酸采样工作,而且坚守岗位提供急诊救治保障。平凡而又无私的急诊人充分发扬救死扶伤、不惧风险、不怕苦不怕累的大无畏精神,取消休假,24小时严防死守,从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行程码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询问行程轨迹、登记等,到积极接诊。每一步都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执行到位,让每一位来院的急诊患者无论有没有核酸报告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022年1月5号凌晨4点钟,120救护车送来一位78岁高龄,意识丧失,没有生命体征的患者,早就等待在抢救室的医护人员们虽然被连日连夜的救治工作累到站着都能闭上眼睛打盹的地步,但救护车嘹亮的鸣笛声一响,他们立刻精神抖擞,进入战斗状态。在三线苗迎春主任的现场指导下,二线闫良副主任和急诊科医护们奋力抢救,胸外按压、建立静脉通路、心电血压监测、电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20急救站的医生、护士也积极参加,抢救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小时二十分钟,奇迹发生了。心电监护仪检测到心跳恢复,心脏超声显示:停搏的心脏恢复搏动、有血压了。看到心脏的跳动,数九寒冬里累得满头大汗的急诊医护们都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笑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所有人都在负重前行,大家24小时待命,基本上每天上班16-17小时。很多同事往往夜班后稍事休息,下午又继续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不能按时吃饭、睡觉已是常态,即使如此大家依然坚守岗位,没有一个人因此而懈怠。”急诊科主任苗迎春提到一起奋战的队友们,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准则,在疫情防控狙击战中,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始终牢记医者初心,不忘健康使命,秉承“只要患者有一线希望,就一定会拼尽全力”的责任担当,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全力以赴构筑起患者生命健康和医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没有人生来就顶天立地
他们是孩子、是子女、是父母
披上白衣
便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致敬所有医护人员
致敬和死神争分夺秒的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