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零突破】​延安市中医医院自主开展陕北首例VA-ECMO技术为重症患者重启“生命之门”

来源:​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2-02-10 11:08 浏览次数:

1644462418943004948.jpg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在北医三院协助下,成功自主开展陕北首例VA-ECMO(体外膜肺氧合),该技术不仅给患者争取了继续医疗救治的机会,而且为医院救治设备库中增加了一个“重磅武器”,标志着我院危重症救治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名“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休克”的54岁患者,因基础病种多样,病情复杂,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补液升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无效,在呼吸机辅助吸氧100%情况下,血氧饱和度持续走低,血压逐步下降,情况不容乐观。

重症医学科ECMO治疗团队成员经过讨论认为,患者54岁,较为年轻,基础疾病仍有逆转的可能性,为争取治疗原发病的宝贵时间,决定行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并征得同意后,ECMO团队在一小时内完成了预充和置管,于1月17日23时成功体外流转,患者的氧合和血压很快得以稳定。

重症医学科主任贺小龙介绍说:ECMO技术是通过改良的体外循环,将患者静脉血引出,经过膜肺氧合后再输回体内的过程,可以代替衰竭的心肺功能。重症医学科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ECMO技术的开展,无论设备还是团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此次才能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用我们自己的团队和设备,为这位患者顺利开展静脉到动脉(VA)的支持,VA支持属于ECMO技术中难度较高的一种。启动ECMO只是治疗的第一步,真正难在日常的管理,我们要24小时监测ECMO、呼吸机的运行情况,同时给予气管镜检查、实施俯卧位通气和肺复张、抗凝治疗、抗生素的调整、营养支持和镇痛镇静的方案等等细节问题,确保每一个治疗环节高效且安全,才能让患者逐步康复。

近年来,依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帮扶平台和医院的大力支持,重症医学科拥有ECMO设备及配套耗材,成熟开展包括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械通气、床旁超声、主动脉球囊反搏等多项技术。先后派出3名医生、5名护士分别在国内ECMO中心接受系统ECMO培训获得资质。

全科医护人员秉承“学习超越,团结崇德,创建一流ICU”的科室精神和“虽远必达,有难必救,打造移动的ICU;一个电话就可以将优质的重症医学服务带到您的身边”的服务理念,精诚团结,拼搏进取,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重启“生命之门”!

咨询电话

0911—2183959

15091290296 

13892170870

科普小知识

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简称ECMO,是一种改良的体外循环,使用泵将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过膜肺进行氧合再输回体内,用于具有潜在可逆性的严重心肺衰竭患者,作为临时的生命支持系统

ECMO于1975 年首次成功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目前已成为一种广受认可的治疗方式,在我国广泛用于新生儿、儿童和成人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呼吸和/或心脏衰竭患者,被看成是重症领域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