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射频消融让心更安行更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多例房颤射频消融术

来源:​李 倩(心血管内科) 发布时间:2023-01-09 10:13 浏览次数:

1673230304304082081.jpg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手术团队成功应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顺利为多位房颤患者实施了射频消融术。手术的成功开展,为我院房颤病人节律控制的介入治疗再添利器,是我院在房颤治疗策略和房颤射频消融技术上的又一新突破,

01典型病例

65岁的李某,1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伴有心慌,于外院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行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术后未诉特殊不适。近1周来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心慌、气短,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心血管内科毛艳阳主任发现李某心电图提示房颤再发,考虑如不能及时控制房颤,可能出现心功能恶化和栓塞等并发症,建议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最后,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周公哺教授的指导下,应用CARTO C3三维成像系统,经房间隔穿刺,在左心房标测左右肺静脉血管开口电位图,构成立体建模图形,并依据这个立体建模图形给予患者两侧肺静脉开口环形消融,术中成功隔离肺静脉电位。术后患者症状缓解,连续心电监护显示均无房颤发作,恢复良好。

02典型病例

患者解某,60岁,3月前出现胸闷、气短伴心慌,后于我科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后遥测监护提示有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多种心律失常,考虑需要服用抗凝药物,且存在出血风险,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周公哺教授综合分析,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决定为该患者实施房颤消融术。手术当天,术中患者心律示心房扑动,激动标测考虑房扑与左房前壁瘢痕有关,该处消融转化为另一种房扑,激动标测示围绕三尖瓣环逆钟向折返性房速,遂线性消融CTI,再次转化为第三种房扑,因房扑周长不稳定,无标测条件,所以给予充分镇静后电转复为窦律。窦律下左房标测示左房巨大,前壁及后壁多发低电压区,观察期间患者为窦律,双侧肺静脉电隔离,手术成功。现患者为窦性心律,遥测监护无心律失常发作,症状明显缓解。

北京专家周公哺教授介绍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是所有其他心律失常总和的2倍,其致残率与致死率很高,据统计,我国房颤患者人数已超过1000万,且呈不断增长趋势。房颤导致心率加快,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心力衰竭是其终末期的表现。另外,房颤发生时心房出现无效泵血,血液停滞在心房内产生血栓,这些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导致脑卒中。过去只有用药物治疗、控制心室率来改善患者症状,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使患者一方面根治房颤恢复窦性心律,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脑卒中风险并避免口服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该技术是心血管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就国内而言,导管消融房颤术是房颤治疗的热点,此次房颤导管消融术的成功开展,将为更多的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

咨询电话

0911-2184509(医办室)

0911-2184512(护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