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终结结核病的流行,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3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联合科教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在门诊大厅开展了结核病宣传义诊活动。
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讲解结核病的常见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治疗等,普及结核病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
本次宣传义诊活动提供健康咨询60余人次,发放宣传册、宣传画报等资料100余份。让更多的人知道结核病,了解结核病,只要正确面对,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科普知识】终止结核病流行怎么做?
针对传播链采取防控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01
1.控制传染源
1)借助宣传日,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践行咳嗽卫生礼仪。
2)早发现:如学校人员密集场所加强结核病监测,日常生活中发现咳嗽咳痰人员,询问病史,有可疑肺结核感染者鼓励进行结核病监测,尽早识别是防控交叉感染及感染暴发的重要环节。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治疗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
02
2.切断传播途径。
肺结核患者病情允许正确佩戴口罩,管理肺结核患者痰液消毒后处理,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开窗通风。
03
3.保护易感人群。
新生儿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后可获免疫力。卡介苗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疫苗之一,在预防结核病的传播上,卡介苗接种是十分有效的,特别是对儿童期的结核性脑膜炎,在我国已经纳入计划免疫之中。但针对成年人结核病的预防效果尚不确定,再加上近些年耐药结核的发病,所以重在预防。
结核病由经常感染肺部的细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可防可治,重在预防。到2030年终止结核病流行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卫生相关具体目标之一。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第33届大会正式宣布,人类已经彻底消灭天花,通过世卫组织、全球政府、所有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终止结核病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