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成功召开癌痛规范诊疗研讨会,与麻醉手术科、药剂科、医务部等科室交流经验,共商协作。会议邀请副院长姜宇担任主席和肿瘤科胡海峰副主任共同主持会议。
会上,副院长姜宇充分肯定了肿瘤科建科1年以来的发展,强调了规范化的疼痛治疗,尤其是肿瘤患者癌性疼痛规范管理的重大意义。
麻醉手术科雷宝主任介绍了癌痛的非药物疗法,包括可用于止疼的中医特色诊疗,例如针刺类、艾灸类、熏洗类和手法类中医适宜技术,以及麻醉手术科开展的可用于难治性癌痛的神经阻滞技术和各种类型镇痛泵。
肿瘤科顾阳春主任对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癌痛合理用药指南》进行了全面解读,介绍了癌痛治疗常用药物的分类和注意事项,尤其是非甾类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肿瘤科护士长朱拉拉介绍了癌痛规范化护理的管理流程、护理疼痛小组的组织构架、以及护理工作的开展现状。
会议讨论环节,麻醉手术科主任雷宝、药剂科科长陈永锋、住院药房主任张志飞和医务科刘涛,围绕完善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管理流程和疼痛治疗相关科室间的密切合作,梳理了临床用药的细节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初步建立了疼痛诊疗相关科室的合作机制。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在癌痛规范化诊疗的各个环节:在每一位肿瘤患者每一次就诊时,都要常规进行癌痛筛查;对有疼痛的患者进行量化的、全面的和动态的评估;将抗肿瘤的病因治疗与药物或非药物的止疼治疗相结合,同时关注患者情绪,积极进行情志治疗;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和随访也至关重要。
此次会议的召开,有助于我院提升癌痛规范化诊疗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癌痛患者,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痛小知识
疼痛是癌症的症状之一,是造成肿瘤患者痛苦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在遭受着疼痛折磨。50%有中度至重度的疼痛;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长期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导致疼痛进一步加重,愈加难以控制。慢性疼痛可以严重影响躯体和社会功能,使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心理创伤。因此,治“痛”与治“癌”同样重要。规范化的癌痛诊疗,需要医生、护师、药师、患者及家属多方面的协作,通过中西医结合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以及情志疏导等手段,达到“无痛”目标,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