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冬病夏治”要“趁热”——三伏贴的误区,看看您有没有踩雷?

来源:​宋婷婷(针灸科) 发布时间:2023-06-30 09:08 浏览次数:

1688087084310085255.jpg

随着“治未病”观念的普及,了解并选择冬病夏治的群众逐年递增。不少人对使用“三伏贴”存在误区。认为人人都能用“三伏贴”,“三伏贴”贴的时间越长越好,起泡越多越好,这些都是不对的。“三伏贴”千万不能随便贴。

误区一:人人都能用“三伏贴” 

“三伏贴”并不是人人都能用。“三伏贴”一般来说主要是针对虚寒类人群。“三伏贴”适宜那些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的人群。

以下人群不适合敷贴“三伏贴”

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明显皮疹、皮肤有损害的。

2.年龄过小(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配合贴敷的,胶布容易掉,也不适宜贴敷。

3.如果患者处于疾病发作期,最好让医生根据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治。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贴敷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像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正在服药,在敷药期间不能盲目减药或停药。

误区二:“三伏贴”发泡越多疗效越好

根据中医的传统,“三伏贴”要取得好效果,一般需见到贴敷处穴位皮肤起泡。不过,目前我们并不主张。因为当今社会大家对皮肤的外观状况十分看重,再者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皮肤起泡后容易感染,处理起来不太方便,所以现在一般不主张起泡贴。如果皮肤起泡了,一是需要及时用紫药水点涂患处;二是尽量不刺激皮肤,让它得到充分的休息;最后如果自己无法处理请及时与医生联系。

误区三:“三伏贴”自己随便贴  

首先“三伏贴”不能随便贴。“三伏贴”有其适用范围,适用于阳气虚的寒性体质和寒性病症。其次非专业医务人员自己取穴位置不准确,会极大影响疗效,无法达到相应的疗效。

“三伏贴”的敷贴日期有要求。“三伏贴”一般在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三伏中,每一伏选择一天或每7至10天一次,进行外贴。一般一个三伏天可贴3到5次。

误区四:贴上“三伏贴”病马上就好了

“三伏贴”是远期疗效,不会贴1次立即见效,并且只是一种治疗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所谓“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如反复咳嗽感冒、哮喘、鼻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中医所谓的其它虚性、寒性疾病。“冬病”在夏季会有所缓解,“夏治”就是趁“冬病”在发作缓解季节进行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三伏贴”贴后注意事项

1.贴后要按照施治者的意见,尽量贴足时间,让外治药物有一个发挥作用的时间。

2.贴“三伏贴”时患者最好休息,对孩子来说可能要保持适度的安静,贴后不要剧烈地运动,减少汗出,以避免外治膏药的脱落。

3.环境不能过度凉快。“三伏贴”是利用三伏天的阳气、温度来治疗“冬病”的,所以需要保持敷贴环境的温度适宜,不能太过凉爽。

4.贴“三伏贴”期间饮食宜清淡,尽量不吃生冷、滑腻、刺激之物,忌烟、酒、过咸、油腻、鱼虾、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

2023年“冬病夏治”成人三伏贴时间

前  期(九毒日):2023年07月01日---2023年07月10日

初伏期(袪寒湿):2023年07月11日---2023年07月20日

中伏期(补气血、健脾胃):2023年07月21日---2023年08月09日

末伏期(养脏腑、排寒毒):2023年08月10日---2023年08月19日

加强伏(固本伏阳):2023年08月20日---2023年08月29日

咨询预约电话

18091156605(陕西省名中医、针灸科主任付春爱)、18009117084(针灸科副主任高莉)、15591190089(针灸科护士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