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对肝炎防治的关注度,增强爱肝护肝意识,实现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近日,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开展了“世界肝炎日”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一:开展“世界肝炎日”主题爱心义诊
活动当天,围绕宣传主题,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在活动现场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现场咨询义诊,向群众发放肝炎防治宣传手册。
由延安市名中医、齐晓霞主任带队的专家团队为肝病患者一对一会诊,耐心答疑解惑,让很多的群众了解肝病,正确认识肝病,提高早筛意识,由“被动筛查”转换为“主动检测”。
活动二:举办了主题宣传培训会
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世界肝炎日相关内容培训会,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刘润利医师从科学护肝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肝病的危害、预防与治疗等健康知识,保持心情愉悦、规范体检、科学就医、合理调养是爱肝护肝的关键,为医院职工提供了“肝”货满满的科普知识。
活动三: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在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病区,黄巨霞副主任医师进行了以《认识乙肝 开启治愈之路》为题的健康知识讲座,并与现场患者进行互动、答疑解惑。
护士长白玉娜、护士张婷婷为患者们发放科普手册,向公众普及肝病早预防、早检测的重要性,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科普讲解等方式开展丙肝规范抗病毒知识宣传工作,提供科学饮食建议,指导健康生活方式。
活动四:中医特色技术推广活动
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护理团队在病区开展了中医特色技术推广活动,住院患者免费体验了耳穴贴压、中药熏洗等中医适宜技术。
护士长白玉娜介绍
“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压力大导致不寐,在常规保肝降酶治疗基础上添加耳穴治疗,选择心、肝、脾、肾、神门、交感、皮质下等耳穴,其中刺激肝穴可疏肝理气、刺激神门可镇静安神、刺激心穴则可宁心安神、刺激脾穴具有理气健脾之效,促进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药熏洗可以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促进各种细胞的生长,从而强化肝脏功能,提高肝脏的解毒、排毒能力。达到消除病痛、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等目的。”
此次活动,大力宣传了肝炎的防治知识和日常保健措施,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规范抗病毒治疗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的重要性。今后科室将继续认真开展肝炎防治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进一步提高群众肝炎防治意识,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李晶滢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学术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化分会委员及北京预防感染病学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肝病、脾胃病,如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腹水、肝性脑病、肝性脊髓病、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急慢性肝衰竭、急慢性胃炎、慢性消化功能不良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完成了多种药物的II期临床试验、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基金、北京市科委等项目。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北京市中医局项目一项,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任务级课题一项,科研主要方向是中医药临床应用方面研究,包括中医药治疗肝衰竭、肝癌、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及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科室介绍
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成立于2020年12月,科室由鲍建国名老中医工作室、脾胃肝病门诊(脂肪肝)、发热门诊及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病房四部分组成。可中西医结合诊治胃脘痛(慢性胃炎/胃癌/胃溃疡)、胃痞(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呕吐、吐酸(胃食管反流病)、鼓胀(肝硬化腹水)、血症(消化道出血)、腹痛(胰腺炎、胆囊炎)、便秘、泄泻(炎症性肠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胸水、肝性脑病、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肝癌、肝癌癌性疼痛、肥胖病及各类感染性疾病、不明原因发热等。
科室秉承“大医精诚 仁爱创新”的院训精神和“精诚团结 传承创新”的服务理念,开展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医塌渍+红外线穴位照射、隔物灸、拔罐、足浴、中药灌肠、膏方调理等多元化治疗方法,为广大患者提供“简、便、廉验”的优质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