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今年灸得好 来年病痛少】中医护理门诊提醒您:一年一次“三九灸(贴)”来啦!

来源:李金艳(康复科) 发布时间:2023-12-04 09:49 浏览次数:

202312040948281110.png

什么是“三九天”?

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三九是指冬至后的三个“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人体阴气最盛,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寒气更易侵袭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

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面对来势汹汹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连同季节,时令变化会更加敏感,更易被虚邪所侵袭。而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是保养、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应讲究养藏之道,祛寒气、壮身体。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中医护理门诊中医特色诊疗“三九灸、贴”,扶正祛邪、提升人体的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助您安然过冬。

何为三九灸、贴?

“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是一年中气候最为寒冷的时候,此时大自然处于阴阳交替阶段,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阳气弱就会抵挡不住外寒湿邪,人就容易患病,极易引起旧病的复发或加重。在这个人体最虚缺的时候,给人体艾灸、敷贴补气助阳、恢复人体受损的阳气、驱散内伏寒邪,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起到更好的防病治病养生效果,使身体“枯木逢春”。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就是这个道理。

三九灸、贴有何调理效果?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治,阴阳调衡。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理过程中,若能顺应四季气候来平衡人体阴阳。“三伏灸”是为了借外界阳气,祛体内病邪,目的在于“冬病夏治”;“三九灸”是为了补充阳气,抵御寒邪,目的在于“夏病冬防、冬病冬调”二者均是扶阳补虚疗法。一年中艾灸的黄金时间以三伏和三九为最,错过就得等来年。

三九灸、贴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

3.免疫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

适宜技术--三九灸、贴

1.脐灸疗法

“脐灸疗法”是在神阙穴上进行施灸。神阙穴就是肚脐眼,古人认为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因为脐带就是连接胎儿和母体唯一的营养通道,艾灸这条通道就是激发人体的元气,使人体的气机生发起来。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调整体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也可活化细胞、润肤驻颜、帮助睡眠。

2.隔物灸

隔物灸治疗是通过艾的温热和药力作用刺激经络、穴位或病痛部位,一方面温化阴邪,一方面鼓动脏腑正气,层层深入,达到疏通腠理、温经散寒、驱邪外出、疏通经络、扶阳固脱、活血化瘀、调整阴阳和谐脏腑的作用。

3.温阳罐

温阳罐是将拔罐疗法(祛寒)和艾灸疗法(补热)二者合一,通过负压拔罐,利用罐顶部燃烧无烟艾柱,加热罐体发挥陶瓷的物理性(热惰性和辐射性),同时达到将患者体内深层寒(邪气)有效泄出,将热罐产生的热能(正气)传入体内深层部位,使人体由内而外、由点到面的进行寒热交换,此技术将排寒补热相结合,可以通经活络、温中暖胃、健脾祛湿、益气活血、消肿散结、增强免疫力。

4.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一直是“冬病夏治、冬病冬防”的重要中医特色疗法,利用温热药物在肺腧、膏肓、定喘、膻中、天突、足三里、曲池等穴位进行外治,能温阳驱寒。通过贴药调动机体免疫功能,使肺、脾、肾等诸脏的生理功能正常,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九灸、贴时间

第一次(引灸)

2023年12月13日——2023年12月21日

第二次(一九)

2023年12月22日——2023年12月30日

第三次(二九)

2023年12月31日——2024年01月08

第四次(三九)

2024年01月09日——2024年01月17日

加强灸

2024年01月18日——2024年01月26日

健康地点

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门诊楼4楼(中医护理门诊)

健康热线

李金艳15909227692

李   晓18992197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