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三九补一冬】“冬病冬治”三九治疗开始啦!

来源:吴蓉蓉(针灸科) 发布时间:2023-12-11 10:05 浏览次数:

“三九”即为二十四节气“冬至”后的三个九天,在节令上为“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人体阴气最盛、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寒气更易侵袭人体。是各种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疾病、风湿免疫类疾病多发的季节。

《黄帝内经》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相结合,会有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天气寒冷,人体的阳气内藏,阴精固守,经络处于半休眠状态,此时天寒地冻、阴盛阳衰,宜补阳气以驱寒。依据中医“天人相应”原则,采用中医治法,在人体阳气最虚之时,补气壮阳扶正固本,抵御寒邪预防疾病,增强人的体质和抗病能力,调节人体免疫力,共同达到未病防病、已病防变的目的。

一、脐灸疗法

“脐灸疗法”是在神阙穴上进行施灸。神阙穴就是肚脐眼,古人认为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因为脐带就是连接胎儿和母体唯一的营养通道,艾灸这条通道就是激发人体的元气,使人体的气机生发起来。

1.主要适应症: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症等消化系统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盆腔炎、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等妇科疾病。

2.禁忌症:皮肤有出血或溃疡,孕妇若非治疗妊娠病慎用,有堕胎或毒妇作用的药物更当慎用或禁用。

二、三九贴敷疗法

“冬病冬治”的“三九”贴敷是依据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理论,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一方面,药物经皮肤和穴位的吸收,随经脉的循行,导入脏腑,直达病所,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另一方面,输布于全身,激发周身之经气,振奋人体相应的脏腑功能,达到疏通表里、沟通经络,促进气血流畅,脏腑安和,阴平阳秘,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驱散病人体内的阴寒之气,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

1.主要适应症

消化疾病:胃痛、胃胀、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脾胃虚寒);

小儿疾病:消化不良、厌食、哮喘、咳嗽、抵抗力低下等;

妇产科疾病:痛经、宫寒、月经不调等;

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

亚健康调理:免疫力低下、易感冒、怕冷、体虚、气虚等。

2.禁忌人群

孕产妇、皮肤过敏者、心脏术后患者、肿瘤患者等。

三、“三九”治疗时间

(1)引灸:2023年12月13日-2023年12月21日

(2)一九:2023年12月22日-2023年12月30日

(3)二九:2023年12月31日-2024年01月08日

(4)三九:2024年01月09日-2024年01月17日

(5)加强:2024年01月18日-2024年01月26日

就诊地点:新区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针灸科内科住院部8楼

咨询电话:宋婷婷15591190089李晓18992197851

针灸科简介

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针灸科是陕西省重点专科、市级重点发展科室,以陕西省名中医、延安市名中医付春爱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多年来本着“治病求本、辨证论治”的中医治疗理念,突出个体化“双一”诊疗模式:一人一辨证、一人一方案。2019年4月17日,石学敏院士工作站成功落户,为我院针灸学科的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现可开展传统针刺疗法、针刺运动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火针、耳针、腕踝针、穴位贴敷、督脉灸、脐灸、中药熏洗、中药塌渍等中医特色疗法;以及脊柱手法矫正、刃针、小针刀、穴位注射、神经阻滞术、关节腔冲洗术、骶管注射、臭氧注射、蜡疗、自体免疫疗法、诺亚第评估与拉伸技术、普拉提功能康复训练技术等现代疗法。

诊疗范围:面瘫、中风病(脑出血、脑梗死)、脊柱相关疾病(颈椎病、胸背痛、腰椎病、骶髂关节紊乱等)、眩晕、头痛、三叉神经痛、肩周炎、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失眠、神经衰弱、耳鸣、痤疮、带状疱疹、慢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症、便秘、月经不调、痛经、小儿秽语抽动症、单纯性肥胖等疾病。除此之外,科室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及优势,通过中药、针灸等相结合的方法在调理疲劳综合症、亚健康状态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