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家有“呼噜娃”?警惕腺样体肥大

来源:王 芳(耳鼻咽喉科) 发布时间:2024-01-03 10:31 浏览次数:

都说每个熟睡中的孩子就像小天使但有些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睡觉时习惯用嘴呼吸还像大人一样打呼噜难道这是因为睡得香的缘故吗?此“鼾睡”非彼“酣睡”孩子睡觉时张嘴呼吸、打呼噜背后的元凶有可能是腺样体肥大!

一、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它是位于鼻咽顶后壁粉红色分叶状淋巴组织块,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腺样体出生时即存在,出生后迅速增大,6-7岁达到最大,10 岁开始萎缩,15岁左右时达成人状态,厚度占鼻咽腔的1/3。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本病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二、腺样体肥大会有什么危害?

腺样体肥大的直接后果就是气道变窄,可引起耳、鼻、咽、喉等局部症状。

1.耳部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感、耳鸣及听力下降等问题。

2.鼻部反复鼻塞及流鼻涕,诱发鼻炎及鼻窦炎,影响孩子的睡眠,甚至出现呼吸喘憋或呼吸暂停,危及生命。

3.咽部由于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夜间容易出现阵咳,并诱发气管炎、哮喘。

4.腺样体面容腺样体肥大会阻塞鼻、咽的正常功能,造成用鼻呼吸困难。如果长期用嘴呼吸,会影响面部和牙齿的生长和发育,导致“腺样体面容”。全身症状腺样体肥大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鼾声过大和睡眠时憋气为两大主要症状,睡眠时张口呼吸、汗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困难等也是常见的症状。

三、如何识别需要治疗的“葫芦娃”呢?

常见的腺样体检查方法包括鼻咽部侧位片、鼻腔镜等无创检查。一旦明确病情,需及时干预,进行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如孩子鼻塞流涕、睡眠打鼾等症状不严重,不憋气,可在专业医师评估下,采用药物治疗。3-5岁的孩子因其处在生理性肥大期,本身腺样体承担着部分免疫功能,在没有经过系统规范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可首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这些情况需考虑手术治疗:引起睡眠呼吸暂停,引起慢性鼻塞、习惯性张口呼吸;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腺样体肥大导致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生长发育不良或颌面部发育异常。

四、对于手术治疗家长们常常有以下顾虑

1.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以后,孩子免疫力会降低吗?

的确,扁桃体和腺样体作为淋巴组织,在婴幼儿阶段是具有一定免疫防御能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3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不会轻易考虑手术治疗,以药物和观察保守治疗为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的完善,扁桃体和腺样体的作用就慢慢弱化了,所以手术切除,并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2.术后会复发吗?

腺样体切除后,可能会复发,但几率很低。根据多项大样本临床随访观察研究,需要再次接受腺样体手术的概率不到2%。

3.手术需要忌口吗?

扁桃体全麻术后6小时可以进食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等;腺样体全麻术后6小时可进食半流质饮食,如粥、馄饨等。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如果孩子咽部疼痛明显,可进食冰淇淋等止痛。

温馨提示:如果孩子出现持续性张口呼吸或是反复出现中耳炎、呼吸道感染,亦或已经出现了腺样体面容等情况,需要警惕腺样体肥大,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