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晨医学博士主任医师耳鼻咽喉科学术主任
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八年制专业。擅长嗓音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嗓音障碍的行为学治疗以及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治。从医至今,已参加数百例耳鼻咽喉科手术,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发表论文多篇,申请并获批院级新技术《喉记波扫描在嗓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弧形可视喉镜下圈套器下咽肿物切除术》。其中《弧形可视喉镜下圈套器下咽肿物切除术》获2020年度院医疗创新奖三等奖,获选进入2021年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青年学术骨干名单。
儿童打呼噜,要警惕儿童鼾症!
儿童阻塞性唾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apnea,OSA)是指儿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完全上气道阻塞,干扰儿童的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OSA作为儿童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疾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和严重的远期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我国的患病率为4.8%。造成儿童上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是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肥胖。
家长需要重视睡眠打鼾出现以下情况需就医:
1.打鼾 ≥ 3晚/周;
2.睡眠憋气、呼吸暂停、张口呼吸、呼吸费力、睡眠不安、遗尿、白天嗜睡、反复觉醒等;
3.白天嗜睡、注意力缺陷或多动、学习成绩下降、情绪行为反常等表现。
儿童鼾症的危害:
1.孩子变丑:颌面发育异常(腺样体面容: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的面容,也可以成为“痴呆面容”,一旦形成,难以恢复);
2.行为异常、学习障碍、生长发育落后、神经认知损伤;
3.内分泌代谢失调、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甚至增加成年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等。故儿童鼾症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
宝宝打鼾咋办?
1.侧卧位睡眠,合适的枕头(头身体在同一平面);
2.轻、中度鼾症患儿,结合腺样体及扁桃体评估情况,推荐鼻用糖皮质激素或孟鲁司特钠作为治疗药物,以降低睡眠呼吸事件,改善症状;
3.确诊为鼾症且临床检查符合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的患儿,无手术禁忌时,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作为中、重度OSA患儿的首选治疗;
4.对于超重或肥胖的鼾症患儿,饮食干预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