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RCP是什么?
提到消化内镜,我们往往想到胃肠镜检查。但在消化内镜中,还有一种同胃肠镜原理相似的神奇技术——ERCP。它被誉为消化内镜皇冠上的明珠;ERCP,全称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它同胃镜原理相似。通俗来讲,就是从嘴巴插入一根类似胃镜的十二指肠镜,一直插入到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这里连通胆总管,通过此处我们可以逆向往胰胆管中注射造影剂。在造影下,可以观察到胰胆管的病变或操作器械进一步手术治疗。
二、 ERCP有哪些作用?
目前,ERCP既可以应用于疾病诊断,也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一些手术治疗。诊断:ERCP可用于十二指肠乳头、肝内外胆管、胰腺等疾病的诊断。如胆道各部位的结石、胆道蛔虫病、肝外胆管癌、壶腹癌、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癌等。治疗:以ERCP为基础,还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取石术、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等微创治疗,解决患者疾病。以胆总管取石术为例,即通过经口的十二指肠镜实施ERCP,可以不开刀就将结石轻松网出,解除胆道梗阻。
三、ERCP有什么优势?
创伤小:ERCP可以经自然腔道处理胆胰疾病,甚至胆囊疾病,没有破坏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甚至都不需要像腹腔镜一样打孔,因此,对儿童、孕妇、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来说创伤小。
可重复手术:对于胆管结石,胰管结石患者,因为内环境紊乱、结石体质,即使取干净了,也容易再长结石,不能做了一次外科手术后再做,这样就疤痕累累了,到处都有粘连,但我们可以多次重复做ERCP。
对于高龄、基础疾病较多、一般情况差的患者行常规外科手术麻醉风险高,创伤大,多不能耐受,死亡率也较高,而ERCP的微创方法可使其获得治疗。
四、哪些情况可以做ERCP?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ERCP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检查之中,已经被广泛的利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1.胆总管结石:通过经口的十二指肠镜行ERCP可以将结石轻松取出到肠道里,这就是常说的“口中取石”。
2.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经EST和经鼻胆管引流(ENBD)、内支架引流(ERBD)可引流出感染的胆汁,迅速降低胆管压力,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特别对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及时行EST减压和ERBD、ENBD引流胆汁。
4.奥迪氏括约肌痉挛或良性狭窄。
5.手术后胆汁外瘘:胆囊切除术或胆管切开术后早期发生胆瘘,行ERCP后置入支架到达瘘口近端,胆汁引流通畅后胆管瘘口一般能在几天内封闭,可以替代危险性极高的胆管再探查手术。
6.晚期壶腹周围癌的减黄:行ERCP后引流胆汁,缓解黄疸。
除此之外还包括:梗阻性黄疸、胆道肿瘤、胆道畸形或损伤、胆道蛔虫、胰腺疾病:胰管狭窄,胰管结石,合并胆道梗阻,胰腺囊肿,假囊肿或脓肿、Oddi括约肌测压、胰管或胆管的组织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