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早防早筛 远离肝硬化】我院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开展“全国爱肝日”义诊宣教活动

来源:常 越(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 发布时间:2024-03-21 09:22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对肝炎防治问题的关注,促进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3月18日上午,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感染性疾病科(脾胃肝病科)联合治未病科在门诊大厅组织开展了“全国爱肝日”义诊宣教活动。

义诊现场,医疗专家们为在场的群众把脉问诊、辨识体质,提供肝病及相关疾病的咨询,免费测量血压,针对有指征的患者积极筛查、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导下一步检查、治疗、自我监测、饮食生活习惯和注意事项等。

通过此次义诊宣教活动,旨在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爱肝护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乙肝及丙肝的防治意识,有助于消除群众对肝病的认知误区,正确对待肝病、积极预防、规范诊疗,营造了爱肝护肝的良好氛围,同时帮助广大群众养成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的习惯,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小知识

人体的新陈代谢、消化、免疫、解毒、凝血都离不开肝脏,肝脏一旦“罢工”,后果非常严重,所以保护肝脏非常重要。

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在人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多项重要功能。

1.合成功能

肝脏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车间,除胆汁外,大名鼎鼎的“白蛋白”就是由肝脏合成。此外,很多的血浆蛋白也是由肝脏合成,比如各种凝血因子和载脂蛋白等。

2.贮存功能

肝脏还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可以贮存糖原,在饥饿的时候,肝细胞可将储存的肝糖原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也可以贮存维生素,人体95%的维生素A都贮存在肝脏内。此外,肝脏中储藏的铁比体内全部血液中含有的铁还要多。

3.解毒功能

体内的某些代谢废物或肠道细菌的腐败产物以及服用的药物等,经过肝脏处理,有毒物质变成无毒、毒性较小或易于溶解的物质被排出体外。

4.滤过功能

激素合成于内分泌器官,以微量调节各种人体功能。大多数激素在肝内发生化学变化并排出,如甲状腺激素、雌激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都在肝内进行代谢。所以,当肝病较重时出现激素水平的失衡,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

二、很多疾病会损伤肝脏、并引发肝硬化的发生。最常见的原因有:

1.病毒性肝炎(主要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

2.酒精性肝硬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脂肪肝引起的肝炎);

3.自身免疫性肝炎;

4.药物或毒物:长期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或长期反复接触有毒物质,均可能会引起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最后演变为肝硬化。

5.遗传和代谢性疾病:包括由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豆状核变性,由铁代谢障碍引起的血色病,由缺乏酶所致的半乳糖血症、糖原贮积病、囊肿性纤维化(一种遗传性外分泌腺疾病)。

6.肝静脉回流受阻及肝窦阻塞: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布加综合征、肝窦阻塞综合征等,可使肝内长期淤血缺氧,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

7.血吸虫病、肝吸虫病等。

8.另外,也有病因不明的肝硬化,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三、有以下情况出现,警惕肝病发生:

1.恶心、厌油、食欲不振、餐后腹胀;

2.疲乏无力;

3.面色发黑、发黄、暗淡无光;

4.黄疸;小便黄、口气加重;

5.肝区隐痛;

6.蜘蛛痣和肝掌;

7.出血(鼻、牙龈、皮下出血等);

8.睡眠改变:经常在凌晨1-4点醒、失眠多梦、嗜睡;

9.精神烦躁易怒;

10.易醉酒;

11.腹胀、水肿、尿量减少。

四、如何正确地护肝养肝:

1.忌酒--把肝脏从酒精中解放出来。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容易诱发肝炎,长期过量饮酒则可导致肝硬化。

2.忌乱吃药--不滥用处方药,合理用药。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炎。

3.忌睡眠不足--规律作息,不熬夜。熬夜容易诱发肝病。经常熬夜既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规律作息,不要熬夜。

4.接种疫苗,预防肝病。乙肝、甲肝、戊肝疫苗。

5.均衡营养及运动。

高蛋白质低热量:鸡蛋、豆腐、牛奶、鱼、鸡肉、芝麻、松子等;

维生素A:番茄、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鱼肝油及乳制品等;

维生素B族:猪肉、黄豆、大米、香菇等;

维生素E: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绿叶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