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张某,71岁,1月前出现间断头晕,活动时加重,同时喝水会有呛咳,偶尔会恶心呕吐,但休息后可以缓解。1周前突然症状加重,无法正常生活。”
“CT检查后发现,患者后颅窝偏左侧不规则占位,内见斑片状钙化,脑干、小脑及第四脑室受压,颅骨骨质破坏。”
“随后完善核磁检查发现,1.后颅窝偏左侧肿瘤性病变,伴瘤周水肿,肿瘤体积约65mm×43mm×40mm。肿瘤边缘分叶状,向左侧小脑幕上、右侧小脑半球突入,小脑蚓部脑干及小脑半球受压前移,小脑蚓部受压向下突入椎管内约5mm,左侧横窦局部受压纤细(MRV中左侧横窦未显影)。四脑室受压推挤变形,幕上脑室系统扩张,脑干周围脑池及枕大池闭塞;2.左顶骨骨瘤。”
“肿瘤体积不小,已经侵占了大脑的其他区域。”
“考虑手术切除。”
一大早,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脑外科医护人员在田德洲主任带领下,查看患者病情并详细阅片后,针对病情治疗展开讨论。
脑外科团队综合考虑认为:该患者左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目前头晕明显,伴饮水呛咳。查体时闭目难立征阳性,左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且肿瘤体积大,向幕上、右侧小脑、脑干及邻近血窦压迫,伴幕上脑室系统积水,颅骨骨质破坏。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生命。需尽快手术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详细患者及家属病情并征得同意后,考虑患者肿瘤邻近血窦,破坏颅骨,术中大出血风险高。3月7日上午,在麻醉手术科团队全力协作下,由脑外科田德洲主任主刀,董永军副主任和刘知让配合,手术采取右侧腹卧位,枕下“拐状”切口,历时9个小时顺利为71岁的患者张某实施了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目前患者神志清醒,言语流利,四肢活动正常,正在脑外科病区进一步康复中。
脑外科主任田德洲介绍:
“术中发现硬膜下张力高,横窦下方骨质菲薄,近后正中线附近颅骨被肿瘤侵蚀。我们采用超声外科吸引系统逐步扩大骨窗,准确、充分显露肿瘤后,在显微镜下仔细辨别肿瘤边界,分块全切肿瘤。术后患者麻醉苏醒后意识清楚,肢体活动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