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以练代战】我院急诊科开展猝死患者心肺复苏应急演练

来源:宣传科 急诊科 发布时间:2024-04-01 15:24 浏览次数:

3月28日,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急诊科开展了猝死患者心肺复苏应急演练。

演练地点在急诊科抢救室,操作演练前各个小组分组讨论各自分工。演练过程中急诊科团队紧急对猝死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急救人员判断准确,动作流畅,技术娴熟,团结协作。经过一系列的抢救措施,患者病情稳定,经多学科会诊后患者诊断为急性心梗,随后医护人员携带心电监护、氧气袋和急救药品将患者转运至介入导管室继续治疗。

演练在紧张有序的氛围中顺利完成,规范的动作充分展示了急诊科医疗队伍过硬的急救能力。

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应该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急救技能。成人心肺复苏的正确方法,简单来说就是:

1.判断意识,脉搏,呼吸。

2.呼救(120)。

3.心脏按压(要求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单手掌跟覆其上,另一手从掌背交叉握紧,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深度至少5cm)。

4.口对口人工呼吸(压额举颏法开放气道,去除口腔内容物,人工呼吸),未受过训练者可以不做此步。

5.进行上述3、4步5个循环,再次评估。如有需要,继续循环,直到救援到来。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1.若施救者不愿对病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给予病人不间断的持续胸外按压,直到患者恢复呼吸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研究表明,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与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的存活率相近。

2.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对心脏骤停患者极为重要,其操作要点包括按压深度要5厘米以上、按压速度至少100次/分钟、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减少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3.外伤的患者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当发生车祸或坠落时,由于存在肺挫伤、裂伤及开放性伤口等,都不适合胸外按压,这可能造成严重出血、张力性气胸或感染等的发生。

4.中枢性疾病患者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若怀疑患者(伤员)为脑出血、急性颅脑损伤时,也不能采取心肺复苏。判断方法是观察患者(伤员)瞳孔的反应,当瞳孔见光亮即收缩,表明血液中有足够氧气,且可以流入脑部;若瞳孔见光亮毫无反应,仍然散大,表明脑部有严重损伤,要立即终止心肺复苏。

5.心包填塞患者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常见病因如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脏破裂,主动脉夹层根部破裂引起大量血液流入心包等。这类人群通常存在既往病史,发病时迅速转为休克状态。而胸外按压会造成进一步出血,有致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