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了一名受伤超10小时,双瞳孔均散大较久的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分)患者。患者经手术及各方面积极治疗后,恢复良好,现已完全清醒,可简单动作及问答。标志着我院脑外科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方面达到了更快捷、更完善、更出色的高水平。
2024年2月4日上午,我院120接到急救电话告知患者昏迷急需抢救,120急救车紧急出发,现场评估患者可能为颅脑损伤,脑外科团队接到通知后提前在急诊抢救室等待患者。到院后急诊科开启患者急救绿色通道配合影像科快速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脑外科田垒医师查看患者后诊断“1.硬膜外血肿 2.脑疝 3.颅骨骨折”。
“患者被送到医院时候,已经受伤10多个小时并且昨天在步行梯地板上躺了一夜(延安市天气预报:2024年2月3日晚上至2月4日:-6到-2度),存在严重失温。双侧瞳孔散大,GCS评分3分,颅内出血约150ml,中线偏移约2cm,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属于极危重患者。”
“大夫,求你一定救救他,他才33岁,还年轻。”
脑外科田主任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情况、了解病史并详细解释了治疗方案,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患者于2024年2月4日上午11时入院迅速完善术前准备,半小时后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因患者术前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为患者进行了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颅骨骨瓣减压术,经2小时的积极手术抢救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右侧瞳孔回缩,左侧仍散大,生命体征不平稳,转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转入重症医学科后患者出现了严重的酸中毒及高乳酸血症(血气分析显示患者乳酸超过极限),休克等危重情况,经多学科会诊考虑是患者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体内环境严重紊乱,由重症医学科给予VA-ECMO联合床旁CRRT,进行心脏支持、快速纠正内环境紊乱、纠正休克等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10多天后患者顺利转回脑外科继续治疗。
转回脑外科后,进一步给予患者苏醒、康复、高压氧等对症治疗,目前患者已完全清醒,可以简单回答问题并进行指鼻,取物等基础动作。
脑外科主任田德洲介绍:
“该患者是我院脑外科成立以来手术抢救成功出血量最大,且病情最危重的患者。急救绿色通道的迅速开通和多学科诊疗协同‘作战’,使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术后高质量的管理,把ECMO( 体外生命支持 )联合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技术应用到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使患者的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得到有效保护,能够顺利度过危险期。”
科普小知识
急性硬膜外血肿:多因外力导致颅骨变形或骨折,伤及血管所致出血,多属动脉出血,血肿迅猛增大,可在数小时内引起脑疝,威胁病人生命。临床有意识障碍,瞳孔变化,恶心,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的症状。经诊断明确后,因立即行手术治疗清除血肿,缓解颅内高压,挽救生命。
保守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30ml,颞部<20ml,最大厚度<15毫米,中线移位<5毫米,GCS评分>8分,没有脑局灶损害症状和体征的病人可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30ml,颞部>20ml,应该立刻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
ECMO(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被称做ICU的终极武器,本质为将人体血液通过膜式氧合器在体外氧合,将氧合后的血液泵入体内,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的支持,从而代替心脏和肺的部分功能。ECMO能够救命的原因在于它能够代替人的心脏和肺脏工作,在危急时刻ECMO可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为后续治疗提供机会和希望。
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通过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方式连续、缓慢清除水及溶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以替代肾脏功能。CRRT延长了血液净化治疗时间而降低了单位时间的治疗效率,使血液中溶质浓度及容量变化对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采用高通透性、生物相容性好的滤器,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内稳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