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消化内科(脾胃病科)开展了ERCP下经胆道子镜胆管活检术,实现了胆胰疾病的精准诊断及治疗,点亮了胆道“最后盲区”,填补了我院在胆道疾病领域的空白。
70岁的张爷爷因反复腹痛、黄疸7月余就诊于我院,在外院行腹部CT,MRI等检查考虑胆管癌伴肝内多发转移,后行经皮穿刺引流但仍然反复发热,腹痛不止,但因为无法确定胆管内病变性质,始终无法进行下一步治疗。患者家属听闻我院消化内科(脾胃病科)郭锐主任医术精湛,于是找到郭锐主任寻求帮助。郭锐主任在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并完善相关检查后,决定为患者实施ERCP下胆道子镜活检术,一方面为获得准确病理诊断;另一方面,可以明确胆管内情况,置入胆管支架,解除患者梗阻情况。
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郭锐主任使用十二指肠镜进镜,到达十二指肠乳头后顺利插管,使用胆道子镜进入胆道内,清晰看到了胆管内有环腔生长的肿瘤组织、管腔狭窄,考虑为胆管恶性疾病,并进行直视下精准活检;随后在胆道子镜直视下置入胆道支架,顺利为患者疏通胆道,帮助胆汁流出。
术后患者腹痛等症状明显好转,置入的胆道支架起到内引流作用,后期可夹闭PTCD的体外引流管,择期拔除体外引流管,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病理结果回报:送检组织内可见腺癌浸润。明确了患者胆管癌诊断,为患者后期化疗、手术等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了帮助。
消化内科(脾胃病科)主任郭锐介绍:
由于胆道系统结构复杂、胆管狭小,胆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历来都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难点,传统诊断仅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经过技术的发展,可通过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通过造影的方式间接对胰胆管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目前,经口电子胆道镜的问世,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打通了胆道的最后一处“盲区”。
科普小知识
胆道子镜是一种超细胆道镜,通过ERCP的十二指肠镜配合,到达胆道内部,直视镜下进行观察,精确胆道引流,解除胆道梗阻、同时便于取出病理,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内镜诊治水平大大提升,进入了精准治疗的更高领域。
胆道子镜适应症
1.胆管可疑结石或小结石经常规ERCP难以取出或无法明确是否存在结石;
2.处理巨大胆管结石:胆道内激光碎石;
3.不明原因的胆胰管狭窄或占位,进行直视下的观察,活检;
4.无法手术的恶性胆管癌,直视下光化学动力治疗或射频消融治疗;
5.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精准治疗。
专家介绍
郭 锐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脾胃病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消化委员会常委,延安市医学会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肝脏疾病防治和早癌筛查委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非公立医院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内镜筛查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学会胃肠道肿瘤多学科协作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青年ERCP大赛西部十省第一、全国十强。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17年。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及肝病的诊治。独立完成ERCP手术300余例,参与完成ERCP手术1000余例。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擅长普通和无痛胃肠镜检查、胃肠道息肉电切除术、EMR术,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食管支架置入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胰管结石取石手术、化脓性胆管炎急诊胆道引流手术、胆胰良恶性疾病金属、塑料支架置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