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脑外科成功救治了一名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伴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标志着脑外科在脑血管病亚专业诊治水平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50岁的女性患者突然晕倒在地,右侧肢体活动受限,突然失语,拨打120经急诊紧急入院。急查颅脑CT、头颈CTA。CTA提示颅内多发动脉瘤。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右侧椎动脉各有一个动脉瘤,共有三枚动脉瘤。并进行了相关对症处理。脑外科田德洲主任及董永军副主任医师参与急会诊。经检查认为,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考虑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90/120mmHg,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脑外科治疗团队立即启动MDT线上会诊,邀请北医三院韩金涛教授会诊,决定为患者进行多发动脉瘤同期介入栓塞治疗。
为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把握黄金救治时间,与患者家属沟通征得同意后,紧急制定了微创介入手术治疗方案,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手术科团队全力配合下,脑外科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术+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介入栓塞+右侧椎动脉V4段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手术顺利,术后转入ICU 进一步治疗,术后一周患者状况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出院。
出院时患者神志清,精神良好,无明显头痛、头晕症状,可独立行走,肢体活动良好。
近年来,脑外科秉承“大医精诚 仁爱创新”的院训精神,积极学习前沿诊疗技术,提升诊疗服务能力,开通了“一站式”绿色通道,优化诊疗流程,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
知识链接
1.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是发生在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由于血流长期冲击血管的薄弱处而形成凸起或鼓包,似“瘤”而得名。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原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想象,一根用了很久的水管上,鼓起了一个包,一旦水管内压力过高,就会出现破裂。动脉瘤破裂时就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此类疾病死亡率极高。
中小型未破裂动脉瘤可无明显症状,当病情逐渐发展,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如果动脉瘤破裂,常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部分患者可有先兆症状,如轻微头痛、眼眶周围疼痛、动眼神经麻痹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正规诊治。
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目前,对于破裂动脉瘤多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弹簧圈、支架等,见下图左),部分患者需行动脉瘤夹闭术(开放性手术,见下图右)。
2.应该怎样预防颅内动脉瘤?
1.对于40-60岁中老年好发人群,应定期体检,控制血压,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
2.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
3.规律生活,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不熬夜,适当运动。
4.低盐低脂饮食,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