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警惕心梗“突袭”!筑牢心脏“防护墙”

来源:高 莉(急危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1-10 14:36 浏览次数: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突发心肌梗死患者高达100万,致死人数超所有肿瘤死亡人数总和,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肌梗死发作迅猛、危害严重,虽高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人的发病率也在上升。秋冬、冬春季节交替时,冷空气频繁,是急性心肌梗死高发期,因此预防和防治尤为重要。

为提升群众急救意识,强化胸痛医疗技术与诊治能力,推进胸痛中心建设,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急危重症医学科联合心病科开展了胸痛培训。培训会上研究时间节点、复盘病例,总结经验与不足。

近年来,急危重症医学科秉承“大医精诚,仁爱创新”的院训精神,联合多科室组建MDT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宣传活动,让“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深入人心。定期举办培训,对成功救治的典型病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务。

典型病例

病例一:

75岁老年男性,因“间断性胸骨下段疼痛4小时余”入院,有抽烟史。入院时间4:54,启动胸痛绿色通道,给予一包药口服,拟介入手术,D-to-B时间104分。造影显示前降支近中段闭塞,植入支架一枚,血流恢复TIMI3级。

病例二:

49岁中年男性,“胸痛2小时”入院,有糖尿病史。入院时间01:55,启动绿色通道,D-to-B时间90分。造影示冠心病,三支病变,右冠近段狭窄,左室后支闭塞,串联植入两枚支架,血流恢复TIMI3级。

病例三:

52岁中年男性,“间断胸痛两天,加重1小时”入院,有吸烟史。入院时间6:30,启动绿色通道,D-to-B时间55分。造影显示前降支近段闭塞,植入支架一枚,血流恢复TIMI3级。

01.心肌梗死是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脏功能受损的危急病症,属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吸烟、糖尿病等是高危因素。心脏供血渠道阻塞,心肌持续工作致供氧耗氧失衡,引发心肌坏死。

02.心肌梗死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胸前区巴掌大疼痛、胸闷,如胸口压石或缠胶带,伴恐惧、焦虑,持续超15分钟,硝酸甘油等无效。

非典型症状:嗓子烧灼痛、喉部发紧,伴胸闷憋气;左侧肩膀或手臂内侧钝痛,放射至小指、无名指;多颗牙齿或整个牙床痛,女性多见;活动时反复胃痛、饱胀、恶心呕吐;后背或下颌部疼痛。若症状与活动相关,活动时胸痛加重需警惕。

03.心梗自救与预防

自救方法:胸痛胸闷超15分钟且药物不缓解,应立即拨打120,停止活动,卧床或平躺,勿盲目服药,有条件测血压,信任配合医生,心梗黄金抢救时间仅120分钟。

预防措施:避免过劳,尤其中老年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果杂粮;注意保暖;控制体重,适度锻炼;戒烟限酒;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