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由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中心主办,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协办的骨科机器人临床推广应用基地及数智化骨科专病中心分中心成立大会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危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方院区常务副院长姜宇、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刘志斌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藏全金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磊教授,延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浩,我院党委书记刘雁冰、院长郭莉及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各科室医护人员、行政后勤人员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共同见证了智慧骨科领域创新驱动的重要时刻。
会议开幕式由院长郭莉主持。
院党委书记刘雁冰在开幕式致辞中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回顾了我院骨科发展历程,讲述了此次骨科机器人临床推广应用基地及数智化骨科专病中心分中心成立的意义。他希望以此为契机,依托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强大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的资源,搭建起一个集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技术创新于一体的合作平台,为区域骨科数智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康复的希望。
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危石在致辞中表示,为了推动数智化骨科的广泛应用,加速医工融合成果的转化,中心将脊柱疾病特点与数智化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整合了脊柱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系统、术中影像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的智能设备,通过大数据的连接构建了专病中心平台。此次成立骨科机器人临床推广应用基地及数智化骨科专病中心分中心,旨在通过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诊疗模式,提升脊柱疾病的诊疗水平,为延安百姓带来更优质的就医体验。
延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浩代表市卫健委,对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给予延安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医疗行业的格局。骨科作为现代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希望各位同仁能够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拓宽视野,深入学习前沿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医疗服务。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危石教授、我院党委书记刘雁冰、院长郭莉共同为延安市中医医院成立骨科机器人临床推广应用基地和数智化骨科专病中心分中心授牌,两大中心正式落户我院,开启了延安智慧骨科的新篇章。
开幕式后,学术交流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各大知名医院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们围绕骨科机器人及数智化技术的前沿进展与临床应用,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李危石教授以“脊柱椎板自主识别机器人研究现状与趋势”为题,深入剖析了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对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刘志斌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和数据对比,客观分析了“UB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优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方院区的姜宇教授围绕“机器人辅助技术在脊柱内镜手术的应用”主题展开讲解,生动展示了机器人辅助技术如何提升脊柱内镜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的藏全金教授以“上颈椎疾病的多维固定方案”为主题,系统阐述了上颈椎疾病治疗中多维固定方案的设计理念与应用技巧,为上颈椎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侯国进教授在“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选择”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的不同治疗方式及其适应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胡磊教授则带来了“铸正科研训平台及在临床中的应用”的报告,全面介绍了铸正科研训平台的功能特点及其在临床科研和培训中的应用价值,为推动骨科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
讨论环节中,专家和学者们围绕骨科机器人及数智化技术的临床应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为智慧骨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建议和思路。
最后,姜宇教授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和与会人员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并对未来基地和分中心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展望和要求,希望基地和分中心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推动智慧骨科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骨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标志着延安市在智慧骨科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会后,专家们深入了我院骨科,进行了教学查房,为疑难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并对科室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