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孩子这么小,手术麻醉会不会有危险啊?”
“您别太担心,我们有专业的小儿麻醉团队,一定会全力以赴保障孩子手术安全的。”
近日,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麻醉手术科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挑战——为一名年仅2岁2个月的肺炎患儿实施麻醉,这不仅考验着科室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考验着全体医护人员的耐心与爱心。
知己知彼,术前访视筑安全防线
得知患儿情况后,北医三院驻延专家白鹏教授与麻醉手术科陈明安副主任组建小儿麻醉专项讨论小组。小组成员们针对孩子年龄小、病情特殊等情况展开深入探讨与分析,经过严谨论证,确定了全身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相结合的麻醉方案。
麻醉前的访视与评估,是保障手术安全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恰似一座稳固的桥梁,紧密连接着医患双方。小儿麻醉专项讨论小组的成员们在术前与患儿家属进行了沟通交流。他们耐心询问患儿的既往病史、过敏史以及日常的身体状况等详细信息,细致地评估此次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交谈过程中,医护人员始终面带微笑,语气轻柔,化解患儿家长心中的紧张与忧虑。不仅如此,在访视期间,小组成员还贴心地为患儿家属提供各类术前准备指导,从饮食注意事项到生活起居调整,事无巨细,只为确保患儿能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
无微不至,术中关怀暖人心扉
手术当天,手术室里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可年幼的患儿刚被推进手术室,就被陌生又冰冷的环境吓得大哭大闹,情绪异常烦躁,无法配合手术。此时,麻醉手术科张剑主任医师快步走到患儿身边,蹲下身子,用温暖的双手轻轻握住孩子的小手,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宝贝别怕,叔叔阿姨们会陪着你,睡一觉起来就好了……”在张剑主任医师温柔的安抚下,原本哭闹不止的患儿渐渐安静下来。
待患儿入睡,张剑主任医师迅速切换到专业严谨的工作状态。他凭借着多年经验,对麻醉药物的剂量进行了精准把控,在选择通气管路时,更是慎之又慎,充分结合患儿稚嫩的生理特点,反复对比、考量,挑选出合适的管路,为手术期间患儿的呼吸管理筑牢了坚实的保障,让手术得以顺利推进。
术后快速复苏,贴心守护赢赞誉
在术后复苏阶段,为了让患儿能够尽快苏醒,麻醉团队在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依据患儿的实时身体指标,给予拮抗药物。在麻醉手术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与紧密协作下,患儿的意识逐渐恢复,小脸蛋上也慢慢有了血色。
麻醉手术科陈明安副主任一直密切关注着患儿的术后情况,当确认患儿状态稳定后,他亲自护送患儿出手术室。手术室的门缓缓打开,等候在外的患儿家属第一时间迎了上来。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家长眼眶瞬间湿润了,紧紧握着陈明安副主任的手,满含感激地说道:“谢谢,你们辛苦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这几句质朴无华却又饱含深情的话语,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田,成为他们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 。
陈明安副主任表示:
“麻醉手术科全体医护人员始终将‘温柔以待,温暖相伴’的服务理念铭记于心。未来,我们也将不断精进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质量,用心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为他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在未来的日子里,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麻醉手术科也必将带着这份初心与使命,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续写更多温暖而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