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世界卒中组织呼吁“医体融合,预防卒中”,即通过医疗干预和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方式来防治卒中。脑卒中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具有发生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在病区组织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脑卒中早期识别及预防健康宣教活动。
活动中,神经内科主任郭晓贤给现场患者及家属分享了2例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案例,提高大家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预防。
近日,神经内科收治多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过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改善脑细胞代谢,调节血压,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均已好转。
病例回顾一:患者男性,以“头晕5小时”之主诉于2020年10月9日入院,患者于10月9日休息中突然出现头晕,为持续旋转性,伴干呕、双下肢无力、出汗、心悸。急诊来院收住我科。既往有长期吸烟史,每日约30-40支,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当时神经系统查体:右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站立行走不能,余未及阳性体征。急查头颅MRI提示:右侧小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MRA提示颅内血管动脉硬化,局部未见狭窄。入院诊断:1.急性大面积小脑梗死;2.颈动脉动脉硬化;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病例回顾二:患者男性,51岁,发病当日晨8点起床突然出现头晕,视物旋转,改变体位时头晕加重,不能下床活动,伴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大量胃内容物,后头晕逐渐加重故来我院收住神经内科。既往发现高血压病10余年,血压最高达200/100mmHg,未正规治疗,有长期吸烟史,每日约20支,有高脂血症。急查头颅MRI:1、右侧小脑半球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MRA:左侧椎动脉优势,右侧椎动脉近段狭窄,左侧大脑后动脉纤细,局部狭窄,双侧大脑中动脉走形僵硬。入院诊断:1.急性大面积小脑梗死;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险组);3.颈动脉动脉硬化伴狭窄;4.高脂血症。
两例患者对照比较:(一)临床表现类似:均表现为头晕,行走不稳。(二)脑卒中危险因素:病例1:高龄,吸烟,发病晚。病例2:吸烟,高血压病10余年未治疗,高脂血症,危险因素多,发病早。(三)颅脑影像对照:共同点:均为小脑大面积脑梗死(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不同点:病例2发病早但危险因素多,颅脑MRI较病例1严重,既往双侧大脑半球已存在多发陈旧性脑梗死,伴脑白质脱髓鞘改变。颅脑MRA提示血管多处狭窄,预示后期复发风险较病例1高。(四)出院后,神经内科针对患者危险因素制定二级预防方案,防止疾病复发。
郭晓贤主任介绍:“卒中的预防包括“防发病”和“防复发”两个层面,通过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早期筛查并控制房颤等配合体育锻炼来防发病,通过坚持药物治疗并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可以有效防止卒中复发并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