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成功为一名73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成功转危为安,现恢复良好。
岁末年关,新冠疫情笼罩下的延安城分外寂静,73岁的常老伯怎么也没想到在延安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他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1月4日午饭后,常老伯突然感觉胸口疼痛,而且越来越疼,开始出汗,常老伯的家人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
叮铃铃……
“毛主任,有一位急诊高龄患者,心电图显示ST段在下壁和AVR导联抬高,高侧壁、胸前导联的ST段显著下移,情况危急……”
正在查看病区患者的心血管内科毛艳阳主任,突然接到了十万火急的电话,她马上带着心血管内科团队立即前往急诊科。
查看常老伯相关检查结果后,毛艳阳主任当即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不能除外,需要立即开展PCI手术。由于常老伯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过期,新的核酸检测结果还未出,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立即开通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心血管内科团队医生做好防护后便开展手术治疗。
术中常老伯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血压低,立即给予升压及植入IABP,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下进行手术。常老伯的造影结果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左主干闭塞,前降支、回旋支无血流,但更让人惊讶的是右冠近段也完全闭塞,仅靠右冠残存的两支重度狭窄的小分支和侧枝维持着生命。
毛艳阳主任考虑到右冠与圆锥支共开口,开通风险极高,于是首先选择尝试开通左主干,短暂尝试开通左主干未成功,考虑左主干为慢性闭塞性病变—CTO病变。此时常老伯仍有显著胸闷、气短,情况紧急,于是心血管内科团队果断放弃开通左主干,选择开通右冠,最后成功于右冠植入2枚支架,完成血运重建。术中尽最大限度减少造影剂使用,以保障患者安全!
常老伯目前各项指标及心功能较前明显好转,恢复良好。
心血管内科毛艳阳介绍说,左主干闭塞,是急性心肌梗死中最危急、最严重的一种,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属于“猝死型”冠心病;该患者为左主干CTO合并右冠急性闭塞,更是“百死一生”,他的成功救治充分地体现了我院心血管内科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应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能够做到对患者快速诊断、快速救治,最终转危为安。同时,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从下颚到肚脐之间的任何疼痛都要引起重视,若同时伴有胸痛胸闷,请尽快来院就医。此外,烦躁不安、冒冷汗、恐惧、有濒死感是胸痛的典型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一旦出现胸痛的症状,患者即刻或短时间内可能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现象,其中,急性心梗的发病率高达80%。因此,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有以上不适症状,请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急性心梗黄金救治时间,保证危重症患者成功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