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后到达陕北,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转移到河北西柏坡,期间共有13年时间,就是我们常说的延安时期。
我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大家简称为延安精神。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01延安精神的由来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它是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的。这种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些精神体现了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以及对民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外交建设的经验总结。延安精神的本质在于解放思想,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基础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的形成可以追溯到 1935 年中共中央迁入陕北后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巩固和扩大陕甘宁抗日根据地。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在 1938年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延安精神开始逐渐成熟并得到明确表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反对教条主义、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延安精神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02延安精神的内涵
红色是共产主义革命的象征。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未来奋斗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探素规律、总结经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也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不气馁、不妥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斗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特征。
结论
从 1935年到 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