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抵达陕北,陕北自此成为中共中央的“落脚点”,也成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十三载峥嵘岁月,孕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
学习时刻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2020年4月,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
“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2020年10月,习近平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讲话
内涵解读
-从延安精神悟百年大党制胜法宝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正是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屡遭挫折和失败的境遇下,激发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斗志和磅礴力量。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中国的问题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找出解决办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延安精神所体现的思想路线,无论在任何时期,都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科学思想方法。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日臻成熟,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理论实践中的高度升华。在新时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于中国共产党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领导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推进革命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特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在延安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这种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和完美的体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成为激励全体军民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巨大精神动力。
时 代 价 值
--从延安精神汲取时代发展养分
一、延安精神蕴含着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昭示指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要充分发扬党的斗争精神,并善于在实践中将斗争精神化作攻坚克难、除弊纠顽的坚实力量。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保证党的队伍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并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比延安时期甚至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也更为紧要。
二、延安精神承载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不竭动力
“为了谁”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延安精神实质上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贯彻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贯彻于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的全过程,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不竭动力。
三、延安精神指引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正确航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成功解决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进行革命如何举好马克思主义旗帜这一重大课题,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也必将在新时代引领改革攻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破浪前行。
四、延安精神孕育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精神密码
精神指引方向,梦想凝聚力量。延安精神教育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学 习 路 径
--让延安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一、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党性修养
坚持刻苦学习、学以致用,加强理论修养。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一切新知识,大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二、开辟思想文化阵地,宣讲延安精神
延安地区革命旧址保留完整,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一是要加大保护力度,建立延安文化资源数据库。二是将延安精神中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代表性历史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资源开发利用,深挖其在背后隐藏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三是开展有关延安精神的宣讲会,多样的特色实践活动。
三、创新形式以新媒体为平台,弘扬延安精神
新时代背景下,延安精神的传播需要更加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在短视频时代,新媒体为延安精神传播提供了途径。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宣传延安人物和故事,例如播出延安建设时期的歌曲、纪录片、影视剧等,开设相应专题网站,利用短视频平台,进一步对延安精神进行宣传。